中秋团圆
国庆欢乐
今年好时节
中秋与国庆浪漫相遇
双节重合喜相逢
2020年10月1日,中秋与国庆“双节同庆”
中秋撞上国庆
在21世纪仅发生4次,比较罕见
上一次是2001年
另外两次分别是2031年和2077年
迎中秋
中秋节,又称祭月节、月光诞、月夕、秋节、仲秋节、拜月节、月娘节、月亮节、团圆节等,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。
中秋节自古以来便有赏月、拜月、吃月饼、饮桂花酒等习俗,流传至今,经久不息
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,为寄托思念故乡,思念亲人之情,祈盼丰收、幸福,成为丰富多彩、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。
千里共婵娟,但愿人长久
庆国庆
国庆节是由一个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假日。中国古代把皇帝即位、诞辰称为"国庆"。如今,中国国庆节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的纪念日10月1日。
国庆大阅兵是展现一个国家武装力量建设的成就,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仪式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,根据全国政协决定,把大阅兵列为国庆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。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九年建国十周年,共举行了十一次大国庆阅兵。1960年开始实行“五年一小庆,十年一大庆,逢大庆举行阅兵”的典礼制度。
1964年国防部颁布的军队列条令中,第一次列出阅兵条款。随后,由于"文化大革命"及其他原因,连续24年没有举行国庆阅兵。
直到一九八四年,根据邓小平的提议,中央决定恢复阅兵,并于一九八四年国庆三十五周年时举行大型的国庆大阅兵。
1999年,中共中央决定举行新中国成立50周年阅兵,于199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大型的阅兵式
2009年国庆节举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阅兵
2019年国庆节举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,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首次国庆阅兵,是人民军队改革重塑后的首次集中亮相,力求彰显时代特色。
从1949年开国大典至今,共举行了十五次国庆阅兵。